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吴德星
摘 要:新型精英人才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才,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是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就是要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未来成为学术精英、管理精英和科技精英的潜质和基础。在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则必须走“科教融合”的道路,这就需要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教师准确把握“科教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局限性,通过培养和弘扬人文精神,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大学教育必须积极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精英教育;科教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一、牢固树立“精英教育”核心理念
新型精英人才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才。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责任感,对既定目标的实现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更善于追求深入的开放式思维,对于事物和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勇于面对风险和挑战,具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知识、理论和实践基础扎实,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强,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具有运用知识与技能,在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中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对于中国海大而言,我们培养的新型精英人才应该是有志于服务并有能力引领海洋强国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
坚持学术追求和社会责任是大学的历史使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是精英教育。精英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不是制器。精英教育强调的是集中优质资源,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对学生进行培养,突出的是培养过程,使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接受到优质的全面教育,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增强智慧,具备成为社会各界领袖、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潜质。因此,精英教育在培养定位上是国际一体化的教育,在培养方式上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在培养内容上是科学研究与教学相融合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是启发式、探究式和开放性的教学。
精英教育实质上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未来成为学术精英、管理精英和科技精英的潜质和基础。这为学校的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海洋大学提出并实施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内在素质为目标,以数学、文学、历史、伦理、逻辑、哲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为主要内容,注重学生心智、情趣、正义感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核心是关于“成人”和“做人”的教育。“通识为体”,既是对通识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价值取向的确立,也是对学生本科阶段成长成人根本目标的要求;“专业为用”,既是对专业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特殊功用的强调,也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和对承担社会责任能力的基本要求。
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可能主导未来世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是哪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养成包容、尊重、公正和坦诚的精神,实现在纷杂的未来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特的个性。因此,通识教育应该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完整教育。
通识教育应该展现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不同区域、种族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各自都展现了独特的智慧,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吸收。如在科学文化方面,自然科学领域,经常会评论某些公式的简洁和美感;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常用“出神入化”、“行云流水”等称赞一部作品写得好;社会科学领域,“有思想”、“有说服力”、“发人深省”等形容词似乎比其他学科更常见。通识教育就是让学生领会不同学科的文化、精神和传统,并告诉学生这门学科未来发展的可能形态。
通识教育还应该充分展现学术的魅力,课堂上学术大师的滔滔雄辩和引经据典,必然会使学生终身难忘和自然的模仿。要通过展现学术魅力,让学生通过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赋予大脑逻辑、推理、论证等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对学术的鉴赏能力,要欣赏学术之美及其魅力,若没有几分对学术的精神饥渴是办不到的。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科学哲人认为,倘若未能体悟到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麦克威斯电磁学方程组和薛定谔方程等科学成就的简洁、和谐、对称并略带神秘之美者,非心有旁骛,抑或是尚未感悟到科学之真谛。当然以上对通识教育的要求太过高远,但我们总可以脚踏实地向此目标迈进。我校的通识教育能够从一门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上做起。
经过一代代中国海大人的不懈拼搏,中国海洋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海洋科教领域的引领者。特别是在海洋强国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任务的今天,中国海大的影响力不仅要体现在卓越的科研水平上,更要体现在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型精英人才培养上。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的核心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
二、落实寓教于研,实现“科教融合”
前面我们提到,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是精英教育,在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则必须走“科教融合”的道路。而要实现真正的“科教融合”,需要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教师准确把握“科教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1. 传统理念对教学和科研认识的束缚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下,我们对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在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偏颇,即认为科研就是“成果化”的科学研究,而把教育活动局限在了教材和课堂上。这种认识实际上是狭隘的科研观和教育观,它割裂了大学科研和教学天然的一体关系,严重束缚了大学教育中寓教于研、一体育人的自然活动。这种认识使得大学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针对教师自然个体采取了教学、科研分开考核的评价体系,从而导致了我们常说的“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
当今社会,随着新知识爆炸式增长,教育技术手段飞速发展,人类学习知识的习惯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的内涵已经冲出了校园和课堂,跨时空的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正在形成。高等学校要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必须突破传统对教学和科研的狭隘认识,真正做到“科教融合”,调动和激发起教师和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更加自然的学术环境中探求真理。
2.“科教融合”的内涵
我认为,大学范围内的“科教融合”实际上就是明确科研在大学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地位与作用,在科研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寓教于研。在“科教融合”的育人过程中,教师的职责重在提醒和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性批判、去探索问题。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而是要告诉学生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和怎么才能创造出新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知识的直觉性--大约结果会是怎么样?这是我理解的教育和研究相互融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以其特有的品格、知识和精神等综合修养,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科研指导,从而实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
3. 实现“科教融合”必须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实现“科教融合”,充分发挥科研支撑教学的作用,必须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将研究思维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科研教育中贯穿重在培养提出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如何使科研资源、科技成果以及前沿课题不断有效地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创新人才快速成长。只有如此,培养创新人才这一大学的根本任务才有可能高质量地实现。我们知道,大学的主体之一是教师,大学教师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他在大学的工作本身就是科教一体的。但由于前面谈到的将教学和科研割裂考核的旧的评价体系,使得教师“奔波”于“学术GDP”和“教学工作量GDP”的纯数量型表格中,极大影响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质量。
因此,要真正实现“科教融合”,必须以提升研究和教学质量为导向,以改变陈旧的理念和改革陈旧的机制体制为动力,创造性地完善业绩评价体系。抑制对功利性、短视性的科研行为和工分制教学工作量的追求,把科研和教学评价以及教师的管理逐步还原到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上去。支持教师把不断丰富的科技成果和科学思维资源视为既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必然要求,更是通过科学研究与教学联动,为学生提供讨论式和研究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热情,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实现“学、研、用”能力的共同提升,将寓教于研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组织和教学活动中,“科教融合”才能真正实现。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以纺织机改革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直接导致了产业革命,使资产阶级最终摧毁了封建贵族的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创了人类工业文明时代。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渗透的科学知识更为广泛,它是各门科学技术知识综合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和科技知识研究的巨大发展,改革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以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放射性物质的发现和电子的发现)、相对论和量子论诞生为标志的现代物理学革命,更是带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现代化浪潮的涌动,推动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但是,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潜藏着危害人类自身的可能。
从经济社会发展史更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应用一旦失去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特别是科学伦理的缺乏,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潜在地储备了毁灭人类的能量。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大学教育必须积极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
科学精神追求的是认知的真理性,它并不决定人类行为的价值取向。从同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真认知出发,可以作出多种价值选择。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并非是由其自身决定,而是由掌握它的人决定。科技可以为善,也能够做恶,如何取舍,取决于掌握它的人。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追求的是真善美。科学技术如果脱离了人文精神的支撑,用于邪恶的目的,那么对人类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当然,离开了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能产生出善良的愿望,很难给人类带来实际的福祉。因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两种产物,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性,两者的局限性只有通过相互支撑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两者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它们都是认识、观察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
就人类思想发展历程而言,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辉煌,曾经存在着“唯科学主义”的观点,科学被视为终极真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物质化倾向驱动下,科学与人文出现了分裂,忘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应是“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与“让人类生存得更加美好”这一宗旨。因此,人类必须回归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统一。
2. 实现二者的统一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自觉努力
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的主体是人,人能够高度认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并在行动中自觉地把二者统一起来,这是人类历史发展所获得的理性认知。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实质在于“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和“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再次提升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以人为探索实践主体的科学和以人为终极关怀对象的人文,应该而且只能在人的身上实现更高层次的整合和统一,而这一重任必须由大学承担起来。
我们认为,人文精神是在承认人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发展方面居于核心地位的前提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倡导人在面对自然时应怀有敬畏和谦虚之心。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由三个基本素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能力,即强烈的求新意识和敢于批判“已有知识”的素质,不断形成或提出独到见解的素质,正确而又恰当地客观描述与界定自己“新成果”的素质。
这就要求大学的教育者们紧紧扣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制订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在教育过程中,努力将宽厚的科学基础和文化修养与高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充分汇聚和调动学校海洋优质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科学设计,形成完整的创新知识体系。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和技术素养,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和艺术修养。通过提升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鉴赏力,引导学生对“原问题”的深思,对已有结论的质疑和批判,鼓励他们在阅读和思考经典中,在欣赏和创作诗歌或者音乐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培养想象力,开拓创造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不断加强和提高教师的综合修养,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教师身上得到彰显和发扬,从而在言传身教中、以寓教于研的方式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的。
【吴德星:中国海洋大学校长、教授】
(本文原载于《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第1期)